虚增课包后在二手平台转卖,健身公司员工获利百万被判五年三个月

虚增课包后在二手平台转卖,健身公司员工获利百万被判五年三个月

hyde656 2025-07-02 装修趣闻 2 次浏览 0个评论

健身课包在二手平台上以6到8折的价格转让,背后隐藏着一场长达三年多的“监守自盗”戏码。

据“上海高院”微信公众号7月2日消息,近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静安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职务侵占罪、盗窃罪案。

2023年7月,某健身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身公司)在核查客户健身课包时偶然发现,该客户使用的健身课包与健身公司在某网络购物平台上销售的课包产品匹配不上,该笔订单的核销码在后台实际销售数据中无法查到。后经对某网络购物平台上销售的课包全面核查,发现一批存疑课包,且全部来自同一个二手购物平台账号。

这一异常引起了健身公司的警觉,调查后发现健身公司员工陈某有重大嫌疑,遂报警。

陈某到案后主动交代了犯罪事实。经查,2019年6月,陈某入职健身公司担任门店前台,负责核销、维护线上销售课包订单数据。根据公司惯例,前台员工可以使用个人账号、门店通用账号或店长个人账号进入系统维护课包数据。陈某从中嗅到了“商机”。

自2020年6月起,陈某通过个人二手平台账号,假借老客户课程转让等名义,对外打折出售健身公司的健身课包。当用户购买后,陈某便利用维护数据的职务便利,进入公司系统为上述用户虚增公司在某网络购物平台的线上健身课包信息,包括课包名称、订单启用时间、支付日期、会员手机号等数据。

为规避公司内部审查,陈某还特意将虚增课包的启用及付款时间修改到公司财务结算日前的一两个月。此后,这些通过二手平台购买课包的买家就可以正常到店核销并消费。涉及课包订单202笔,金额合计140余万元。

2023年6月后,公司取消门店通用账号且明确禁止员工使用他人账户登录公司销售系统。陈某便通过猜配密码的方式擅自登录同事的账号,或趁同事短暂离开,擅自进入已登录的系统,继续为其二手平台买家虚增课包进行低价转让,涉及课包订单17笔,金额合计10万余元。

截至案发,健身公司已为大部分虚增订单课程完成授课,未完成授课部分也与客户约定在2至3个月内完成。经审计,陈某通过二手交易平台转让课包收取交易款达108万余元。

静安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陈某作为健身公司前台,利用接触、使用门店相关账号进入公司销售系统维护客户健身课包信息数据的职务便利,虚增健身课包进行转卖,造成被害单位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职务侵占罪。

同时,在健身公司明确禁止账号混用的情况下,陈某未经授权,利用可接触他人账号等工作便利,以他人身份秘密进入系统,并虚增课包进行转卖,造成被害单位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其行为又构成盗窃罪。陈某一人犯数罪,应当予以并罚。

被告人陈某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实,系自首,可以从轻处罚。陈某在家属帮助下退出部分违法所得,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据此,静安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对被告人陈某以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一万元。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陈某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虚增课包后在二手平台转卖,健身公司员工获利百万被判五年三个月》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