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他们调研安吉余村

青春华章|“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他们调研安吉余村

hyde656 2025-08-15 装修常识 4 次浏览 0个评论

2025年 8月15日是“两山”理念(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二十周年纪念日。

“安吉余村之行,让我深刻感受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两山’理念的实践故事。站在‘两山’纪念碑前,听着矿山变公园的故事,我们更加理解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跨越,是党建引领下的生态修复,让破损山体长出了绿,长出了乡村旅游的新活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学生尹韵涵在和团队伙伴调研安吉余村的生态转型后感慨道。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庾向芳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张文带队的团队聚焦“生态治理与修复”。校方供图

“在淳安的调研像一场理论与现实的对话,让‘两山’理念从书本跃入了千岛湖的粼粼波光里。当站在农夫山泉水源基地的生产线旁,看着水体采样仪里I类水质的清澈样本,突然理解‘水源零搬运’不仅是生产理念,更是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精准咬合——国家基建筑起的生态屏障与企业资本投入的环保技术,正通过‘工程-资源-产业’链条,把一湖秀水变成了可持续的经济动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于璐在深入调研千岛湖“治水模式”下水饮料产业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后这样说道。

“带队暑期社会实践的四日洱源行,于我而言是一场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奔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上反复阐释的‘两山’理念,在牛街乡的污水管网里流淌成具象的治理智慧——那两条并行的排污管道,一条连着污水处理厂的精密仪器,一条通向湿地的自然净化系统,恰是‘精准治污’理论最生动的注脚。我深刻体悟到思政课教师要靠脚踩泥土的探索才能讲透党的创新理论。看到随行的学生们眼中闪烁的顿悟光芒,让我确信:讲台之外的山河大地才是最生动的教材。唯有让理论走出教室,在泥土与清波中浸润过,才能培育出当代大学生真正扎根大地的生态情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张朋林在带领学生调研完云南洱源流域治污治理后说。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团委、教务处联合开展的“走中国 看发展”暑期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校内外54支实践团队、近400名师生分赴浙江、安徽、贵州、云南、北京、上海等14个省市自治区,以跨学科融合、跨地域调研、跨学段协同的深度实践,实地调研20年来我国城乡生态治理与修复实践、绿色经济转化路径、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化传承与保护,用青年视角解码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为新时代绿色发展注入青春智慧与实践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青春华章|“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他们调研安吉余村》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