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三忧,企业营商三盼,如何解?

地方政府三忧,企业营商三盼,如何解?

hyde656 2025-08-19 装修图样 2 次浏览 0个评论

近年来,我国以高标准、大力度、实举措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各地持续完善法规政策,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引导更多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放心投资。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上海、天津、山东、福建、黑龙江等地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职能权限、政策衔接方面存在三忧,企业等经营主体则在公平竞争、融资环境、政策预期上有三盼。新老问题交织,折射出深化改革的紧迫性,也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指明了方向。

地方政府三忧,企业营商三盼,如何解?

市民在河北省滦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内办理业务(2023 年 7 月 22 日摄) 牟宇摄 / 本刊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杨思琪   徐凯鑫   贾云鹏   王成   黄江林   杨有宗

本文转载自《瞭望》2025 年第 33 期,原标题为《瞭望丨营商环境三忧三盼》。

1

地方政府有三忧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在行政执法、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履职效能,直接影响着区域市场环境的公平性与活力。记者调研发现,当前地方政府在推进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主要面临三个维度的现实挑战与担忧。

一忧财政承压,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增加。

有基层干部表示,一些地方财政吃紧,企业奖补资金降低,来自政府的 " 欠条 " 挤占企业自有资金,可能影响企业再投资能力。

北方一家企业负责人反映,近 5 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城投公司向企业借款达 13 亿元,包括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等,如果不能厘清担保责任,存在风险增大隐患。

二忧职能不清,权力边界模糊,影响企业投资信心。

多头管理、多方执法制约营商环境向好。有地方干部表示,营商环境涉多个部门,实际工作中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在涉及企业 " 立 " 与 " 存 " 的关键问题上,各管理部门之间存在制度不统一、执行标准不统一等现象。

一家从事创业孵化的公司负责人王某说,企业在办理相关资质及经营许可证过程中,被主管部门告知其承租的楼宇无法办理相关资质。据了解,该地块涉嫌违章建筑,当地街道办事处与规划部门擦边执法,违章建筑流入交易市场,经营主体承担经济损失。

一些受访基层干部反映,一些事项提级处理后可能降低效率。过去由一个政府部门来解决的事项,现在改由某部门牵头、联合其他部门解决," 单兵作战 " 转向 " 集团作战 " 形成合力,但也易出现 " 谁都做不了主 "" 不点头、不摇头、光牵头 " 现象,提高沟通成本,降低办事效率。

三忧政策断层,缺乏缓冲,基层执行遭遇 " 最后一公里 " 梗阻。

政策连续性不足,让一些基层干部陷入 " 改革推进难 " 的困境。东南沿海一名受访区长说,统一招商引资政策后,已签约项目政策优惠是否要取消,此前签订的协议如何处置,都变成了实际难题。

与此同时,政策落地 " 最后一公里 " 面临基层能力断层、负荷超载等梗阻,政府效能打折扣。" 争排名、报数据、抓考核,处理 12345 市民热线 …… 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华东地区一名受访街道党工委书记说,上级部门安排街道招商引资任务,部分街道干部的经济学知识储备和行业工作经历不足,与企业对话不顺畅,引进企业存在困难。

山东一区营转办主任说,全区 9000 多家企业,半年内接办企业诉求 1000 多件,其中部分诉求需要协调多个部门、耗费大量精力解决,在基层服务人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常感到力不从心。

2

经营主体有三盼

改善营商环境深受经营主体关注,为加快这一进程,不少企业从公平竞争环境构建、融资渠道拓展、政策落地实效等三个方面提出要求,期待政企协同突破发展瓶颈。

一盼破除隐性壁垒,让 " 无形之手 " 和 " 有形之手 " 进一步形成合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打破所有制歧视与垄断壁垒,是不少民营企业的首要诉求。北方一名受访科技企业董事长说,近期他发现公司一家主要客户成立了三产公司,在招投标时多由其 " 儿公司 "" 孙公司 " 中标,形成资金 " 国企内循环 "。

网络空间不正当竞争让企业防不胜防。美腕(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蔚英辉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网络水军有组织地故意夸大歪曲事实," 拉踩炒作 " 等是比较常见的恶性竞争手法。

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竞争环节不怕拼产品、拼质量,但不基于事实、诽谤诋毁式的恶意竞争如泛滥,企业难以有效防范,亟待有关部门打击遏制。

二盼破解 " 玻璃门 "" 旋转门 ",让金融 " 活水 " 精准滴灌。

在一些地区,民营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福建一家鞋业公司负责人说,制鞋属于传统产业,金融机构授信额度较低,难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华北一家企业在申请 7000 万元项目贷款时,面对 " 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 的严格要求," 虽然抵押物评估值覆盖贷款额,银行仍要求实控人夫妻及所有股东签字,等于押上全部身家,与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不符。" 企业负责人说。

科创企业融资困境亦是如此。有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表示,因缺乏固定资产抵押,即使拥有多项专利,仍难以获得银行的信用贷款," 知识产权评估难、变现难,更多靠自有资金维持研发,压力较大 "。

这些案例背后反映出融资服务存在结构性矛盾。一名企业负责人说,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比国企高,首贷通过率较低,推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三盼稳定预期降成本,制度红利直达末梢。

政策的稳定性与可预期性,是企业投资决策的定盘星。" 企业需要细水长流的支持,一次性补贴能解燃眉之急,降低用电用气成本等持续性政策也是企业所期。" 东南沿海地区一名工信系统干部表示,部分政策优惠设定准入门槛,要求企业先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与市场份额,但更多企业当务之急是经营难,相关政策效果有限。

不少企业对政策透明度的诉求强烈。有企业负责人反映,创业期间要和很多部门沟通对接,但街道办事处、综合执法等基层部门沟通有待进一步畅通,一些优质的政务服务被卡在 " 最后一公里 "。

3

多措并举化堵点为增长点

业内人士呼吁,优化营商环境,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转变观念,以制度创新化解堵点难点,以系统思维替代 " 头痛医头 ",持续提升治理能力。

机动调节政策,让企业 " 轻装上阵 "。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景宏军等受访专家建议,在财政治理方面,可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与国企拖欠民企账款清理挂钩,如通过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置换存量债务。

在审批改革方面,构建负面清单与信用监管相结合的新型治理框架,推动 " 审批豁免清单 " 试点,对新技术、新产业给予包容期。同时,根据各地产业实际、发展情况,将宏观性、导向性的政策具体化、落地化,打通政策兑现 " 最后一公里 "。

科学规划招商,构建良性竞争格局。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周荣广等认为,注重科学规划,增强招商引资含金量、含新量。各地应进一步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依托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同时,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练好内功,帮助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链的安全性和竞争力。

优化政务服务,推进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天津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孙德升建议,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提高服务效率,特别是未被纳入负面清单的管理事项,不能以任何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准入障碍,压缩审批时间,为企业腾出时间和精力发展主业。

针对网络舆情乱象,可发挥多方主体共治优势,建立企业、平台、政府三方联动机制,处罚恶意抹黑企业的自媒体账号。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地方政府三忧,企业营商三盼,如何解?》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